FB体育中新网广州9月7日电 题:黄埔十二期钟景由之孙:祖父投笔从戎 为抗日培养一批军事人才
“受孙中山‘’思想影响,祖父毅然投笔从戎,以高州第一名的成绩被黄埔军校广州分校炮科录取,毕业后留校担任炮科教官。”黄埔军校十二期生钟景由之孙钟杰武近日在广州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
钟景由出生于高州泗水一个书香世家,祖上三代均为秀才,在家风影响下,他读书刻苦用功,17岁考上广东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学校任教。为挽救民族危亡,他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弃文从武,开启自己的革命生涯。
1934年11月,钟景由离开家乡,正式踏入黄埔军校。“据祖父回忆,黄埔军校学习任务非常繁重,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炮科不仅要学建筑学、兵器学、地形学等,还要学测绘、通信、马术、射击、炮科理论、格斗等。”钟杰武告诉记者,“训练场上,祖父不断挑战极限,骑马训练时曾受过伤。”
在黄埔军校期间,钟景由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37年12月,他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并留校担任十四期炮科中尉助教,教授通信和数学课程。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教官,他深感责任重大,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
1939年11月FB体育,中日桂南会战爆发,日军先后攻占广西南宁和昆仑关,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国民革命军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钟景由加入高魁元作战部队并任山炮连连长。
“祖父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将一颗颗仇恨的炮弹轰向敌群,屡次在关键时刻挽救战局。在一次战斗中FB体育,一颗炮弹突然在他附近爆炸,巨大的爆炸声夹杂着泥土弹片将他冲翻在地晕死过去。当他醒来时,浑身是血。”钟杰武说。
桂南会战后,钟景由被安排到中央陆军炮兵学校(都匀炮校)担任教官,他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军事人才,许多学生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英勇牺牲。
“1976年秋,在老宅重修之际,我在瓦脊上发现了一卷用油布包裹的东西,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张祖父在黄埔军校和抗战时期的奖状和嘉奖令,记录了祖父从一名学生成为优秀炮兵教官的历程。”钟杰武说。
抗战胜利后,钟景由反对国共分裂、反对内战,请长假回家乡休养。钟杰武告诉记者:“1948年底,祖父的学生到家中将他接到台湾,从此渺无音讯长达26年。我清楚地记得,1974年6月的一天中午,一个村干部骑着自行车将一封香港的来信带到家中,这是祖父的家书,从这封信我们这才得知祖父的下落。”
直到1987年,钟景由才有机会从台湾飞到香港与家人相聚。“当祖父走出机场,我们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与祖父紧紧相拥,大家抱头痛哭。”回想起这段往事,钟杰武眼角不自觉湿润起来。
令钟杰武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接机人员除了家人外,还有祖父的香港同学FB体育、友人等,钟景由与他们一一握手FB体育,唯独对一个看上去较为年轻的人十分冷漠。
“当时我心里觉得奇怪FB体育,祖父看到了我的疑惑,在我耳边说,此人是搞‘’的,不要理他。我深深感受到祖父对‘’深恶痛绝。”钟杰武告诉记者,“祖父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两岸一家亲,台湾和大陆往来更加方便。”
受祖父影响,钟杰武积极推动两岸黄埔后裔之间的交流,并担任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
“我们两岸黄埔后人经常一起唱黄埔军校校歌,参加关爱老兵、缅怀革命先辈等活动,大家共同的愿望是祖国能够统一。”钟杰武表示,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应借此机会,让台湾青年到大陆参观学习,了解黄埔学校的历史和祖国的变化,将黄埔精神代代相传。(完)
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线星!中国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3组卫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